学校新闻
首页 > 学校新闻 > 正文
首页 > 学校新闻 > 正文

林钰怡:非励志典型

2017-08-08

3月25日下午五点,考研群里不断弹出收到录取通知的研友信息,林钰怡开始拿着手机发呆,两年的付出会有结果吗?其实她什么都没想,就这么干坐着。一个半小时后,QQ邮箱弹出了一条推送,发送者是“复旦大学新闻学院”,她被录取了。

不安分,从容备考

打游戏、刷剧,睡懒觉。大三前的林钰怡,还在享受着慵懒空闲的大学时光,直到大三下学期,她做了一个决定,准确来说是将这个计划提上日程,那就是考研。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,考研这个计划,已在她心里根植已久。

卸载游戏,收集考研信息,购买参考书目和资料,林钰怡就此踏上了备考的正轨。而当身边的人询问她要考什么学校,她都冷静地回答:“复旦。”“当时听她说要考复旦,虽然我还是选择了鼓励,但我心里其实在发抖。”她的专业课老师王艳回想起当时的情景,还忍不住拍了拍胸口。

然而林钰怡并没有为她这个远大目标害怕过什么,复旦也是她反复思考后做出的决定,她想去上海工作,复旦的新闻学院实力雄厚,而能力要求和竞争压力也自然不必多说。但父母的支持,给予了她最坚固的后盾。

相比其他考研学子,她显得并不那么安分。从不选择去图书馆,而是在寝室学习。“这要感谢我的寝室长,在我说要考研后,她号召室友平时尽量安静些,不要打扰我学习。”林钰怡笑着说道。在许多考研学子早上六点起床学习、晚上十点结束的高强度学习状态下,她却每天睡到自然醒,还时不时出去打打乒乓球、刷刷动漫。但不变的是,她每天都会保证4到5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,在她看来,效率比长时间学习要重要的多。

遗憾的是,在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后,林钰怡初试还是以28分的差距落榜了。

不甘心,迎接二战

结束考试后,现实也没有给她多少喘息的时间,紧接着就是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的准备。她的毕业论文选题是“新媒体背景下的议程设置”,在她的论文指导老师王艳看来非常要有传播学功底的一个选题。答辩结束后,林钰怡的论文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。很明显,考研给了她不少专业知识的积淀。

在告别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后,林钰怡又站在了一个分叉口,是冒着再花费一年时间的风险准备二战?还是放弃过去一年的准备,出去工作呢?林钰怡很清楚,自己对考研失利这个结果并不甘心,她选择了二战。而父母的依旧支持和鼓励,成了她的定心丸。

二战这一年,林钰怡是在家里度过的。原本家里舒适的环境给了她良好的备考空间,但林钰怡的身体却出了毛病,她开始头晕、干呕,去了医院才知道,因为久坐和长时间低头学习,她的脊椎出了毛病。在经过简短治疗后,林钰怡没有放弃,继续了她的备考生活。

一战的失败让林钰怡沮丧的同时,也让她看清了自己的能力,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。她明白,要考名校,一味地死读书是没有用的,广阔的眼界、灵活的思考能力更加关键。在熟读专业书的同时,她买了一大箱子与专业相关的扩展书籍,《乌合之众》《娱乐至死》……当她疲倦消沉的时候,就把那部经典美剧《新闻编辑室》找出来看,给自己打鸡血,直到第二次考研结束,她已经看了近十遍。

考研,不一定多苦多累

扎实的专业功底、灵活的思辨能力,林钰怡最终被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录取。回首过去两年的备考生活,仿佛还在昨天。林钰怡把录取信息截了个图发朋友圈,“不多说了,经历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,谢谢爸爸妈妈小伙伴相信我可以做到。”

她录取的专业是经济方向,这也更加考验专业功底和学习能力,但林钰怡却觉得这充满了新鲜感和挑战性,在她看来,经济类的新闻传播知识,更加有趣。她拒绝把学习当做多么苦和枯燥的一件事,而是由着自己的兴趣,不断深入探索。

“感觉自己总有股子迷之自信。”她开玩笑说道。或许是因为从小父母就给予她鼓励式教育,让她总认为只要自己想做,就可以做到,从不瞻前顾后、犹豫不决。

如今的林钰怡,还会时常接待前来询问考研经验的学弟学妹,她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:“考研不一定多苦多累,不要怕,想做就去做。”看似“不守规矩”的她,仍在用自己的方式,鼓励着那些在考研路上努力的人。(记者 巫婉卿)

上一条:韩娇娇:从武传出发的配音达人

下一条:我校新生网上报到系统即将开通